徐庶心里叹气,却不能再说什么,只得躬身退出,找张松了解情况去了。
结果张松也对着他叹气:“殿下三令五申,这开蜀道的事儿一定不能着急,三五十年修不好都不算事儿,她已经做好修三五百年的准备了。她在的时候这么修,将来她要是………也会事先做好准备……哎,您说她不过双十年华,却能说出百年之后的话,我到也想催进度,可是她早已把始皇帝的例子摆在前头,我不敢啊!”
张松竟然说出“我不敢”三个字,让徐庶内心震动。作为一个有过卖主求荣前科的人,竟然会为了保护新主子的名誉而裹足不前,说出“我不敢”来。可见刘妍在他心中的分量。
妍儿如此得人心,真是令人高兴。可是高兴过后,徐庶又叹气了,她说她活着看不到蜀道修成也没关系,总会看见的。可是她是守节的未亡人,不可能有后人,难道,她已经打算好要从哪家过继一个孩子来做继承人了吗?
想到这里,徐庶的眉头打结。据他所知,刘妍对哥哥寇封家的几个孩子都挺喜欢的,尤其是他们家唯一的女孩儿寇雪更是爱如己出,他很担心她哪天头脑一热,宣布选这个女孩儿做她的继承人。
可是,不选寇家人,又能去选谁呢?刘氏宗亲么?刘妍肯定不会同意的,其他人也未必会服气。凭他姓刘就能白捡偌大江山吗?汉室威望已经今非昔比了。
就这么着,从修蜀道的问题开始,徐庶又默默替刘妍操心起来。他又怎么知道,刘妍根本没想过选谁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一来是因为她自己才二十出头,虽然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对老师并没有完全死心。
二来,她虽然动过侄儿侄女的心思,但哥哥做继子的经历太过触目惊心,继承人所得到的好处她没看见,但面临的风险她看得透透的。自己和哥哥好不容易才跳出的火坑,怎么能让哥哥的孩子再跳进去呢?
身居高位却没感觉到好处,只觉得辛苦,孤独。这让刘妍对选继承人这件事没上过心,在她看来,谁来做她的位置,都是来受苦的。
且让徐庶默默操心,刘妍这边送走了老师立刻就摆出了一张上位者的脸孔,坐等蒋琬和糜竺来见。
等两人来了,她也不多话,只是吩咐了几件早就想好的事情。
首当其冲就是封侯大典的事,属下们的意思是要隆重,要盛大,动静怎么大怎么搞。毕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什么的容易搞。
可是,刘妍却否定了这个提议,她要求她的封侯仪式走铁血路线,封侯什么的怎么简短怎么搞,完了之后的重头戏是阅兵式,她要把检阅军队作为封侯仪式真正的重头戏。
这个提议一出来,蒋琬糜竺傻了,他们之前预备的提案都不用提了,全部否决了。这封侯仪式变成了阅兵式,那你找我们两个来商量什么?你直接找两位军师将军商量啊!
除了封侯大典,另外一件事同样很让糜竺和蒋琬感到苦逼,那就是刘妍宣布要增税。
按说这对财政部长糜竺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入职以来,只听见减税,休养生息之类的命令,从没听说加税。现在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多,财政吃紧不是一天两天了,糜竺盼增税令好比久旱盼甘霖。
但是,关键是但是,这次刘妍要收的税种,一种叫通盐税,一种叫通锦税。她要把蜀盐和蜀锦贩卖出去,不仅仅是贩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还要贩卖到北方,甚至更远的地方。
只要有商人敢来买,给了足够的价钱,就可以把这两样东西卖到他们想卖的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