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觉得如今对***与百济开战还为时尚早,这两年虽没太大的战事,然还要以民再生息几年,再行战事,这样方为善!”司空房玄龄起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征伐***必不是小战,所用将士将十余万,而前番我朝连续征战,实无力再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事,所以臣觉得,宜缓用兵!”李大亮出来奏道。
听李大亮如此说,李世民微微地皱了皱眉,似对这位武将出言反对征战有些不满,又盯着看了几眼没言语的李业诩,似是问询。
“陛下,臣有一些建言!”李业诩有些硬着头皮道,“臣觉得对***用兵,不用则已,一战即要平其国,如今还有百济不从我大唐令,势必也要将百济也平之,如此用兵规模势将很大。以臣所虑,若要出兵,可以以一部从辽东陆路攻之,另一部从水路从百济方向,与新罗一道联军攻击,若聚我大唐精锐之兵,两面夹攻,***与百济定不能支,必被灭,新罗与我联军,其军力也一定受影响,有可能可以不战而取之,这样,东面都可平定…”
李业诩咽了一口气唾沫继续道:“如今还有倭国参与其中,臣觉得,倭国对这几地也定有所图,若我大军攻击,倭人有可能与百济一道联军,攻击我军,这样势必一道对倭国也有所打击,若没有强大的水师,倭人退逃,我军也无力追击…”
李业诩见所有的目光都盯着自己,还是不慌不忙地说道:“所以臣觉得,再过一年,我水师有战力,新募集的卫军将士也训练完毕,战力基本可以保证,那才是出战***的最好时候,如今陛下可以令辽东主将领诸夷部,疲扰***,使不能敢放手对新罗发动攻击,同时陛下可再令使节持谕,令其停战…”
“陛下,臣觉得李祭酒此议甚可,”李道宗率先表示了支持。
接着房玄龄、李世绩也表示了支持,一年时间并不长,几下就过去了,也可使我大军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对***一战是免不了的,要战就将其彻底平定。
***、百济如此猖狂,那是自找死。
“朕许此议!”李世民沉思了一会,点头表示认可,并对李业诩露出些赞许的笑容。
接着君臣又讨论起有了战事后,一些要准备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