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应该将其责骂一番,然后将使团人员全部驱逐出境!”长孙无忌第一个跳出来奏道。
“陛下,应该如此,吐蕃人如此用心险恶,我们必须得给他们以警示!”右仆射高仕廉也出列奏道,“将吐蕃使团逐出我境,并将吐蕃人的恶劣行径诏告天下!”
“陛下,如此不可,”李业诩出列奏道,“禄东赞此行是来称臣内附,吐蕃人还敢如此做,并非诚心内附,定是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想在我大唐京都制造混乱,使得我大唐无力顾及吐蕃。若我们放禄东赞归去,吐蕃国内知道我们不会对吐蕃再进行征伐。他们可借我大唐的声威,趁机平定其境内四起的叛乱,重聚国力,对我边境构成威胁。因此臣以为,为示警戒,也为了对其行为进行惩罚,应将禄东赞扣留在长安,治其罪!”
“陛下,臣反对,李将军此是报复,”魏征出列奏道,言语很是激动,“我们不能无故扣留一外蕃来称臣的使团,若如此做,不但失了礼节,也使的诸夷都会对我朝心存戒心,如此将陷我大唐于不义!”
“陛下,臣附议!”长孙无忌再次出列,“常言道,两军交战都不斩来使,吐蕃使团来称臣内附,还将其扣留,此有失我天朝的尊严,我们不能做如此失信天下之事!”
“陛下,臣觉得不能放其归去,”房玄龄这时出列奏道,“吐蕃人如此做,差点使我大唐君臣生疑,我立下大功的将领,名声也因此受损,若不严惩制造事端者,我军中将士,还有千万不明事理的百姓,定是以为吾皇惧外,不敢惩诫这些外番来朝犯事的人,番人知之,皆会如何,以后还将会有更多的外蕃使团做如此之事。所以为了诏示天下,维护我大唐在诸夷中威信,必须严惩吐蕃使团人员,治其罪,不能放罪魁祸首禄东赞归去!”
接着刚刚复了职的侯君集也是如此说。
“父皇,儿臣也是如此认为,不能放吐蕃使团中这些肇事者回去,必须要对其严惩,并诏告天下,不然必将如房相所说般,还有其他的使团来使这样的离间之计,这样的事即使我们能查清楚,但也耗费时日,若在战时,军心必将受损,机会就会如此错失!”今日参加朝会的李恪也出列奏道。
“父皇,儿臣附议,我们必须得在诸夷中树立威信,不能让这种事再发生,杀一警百,儿臣觉得,应该将这些散步谣言的吐蕃人斩首示众,将吐蕃使者禄东赞扣在长安,治其罪!”李承乾也出列如此说。
当朝太子的表态,要将犯事的吐蕃人斩杀,让朝中许多的人吃惊,一下子,没有再有人出来发表看法,连想再次站出来的长孙无忌也退了回去。
“众位爱卿皆言之有理,然朕也觉得,我们不能放任到长安的外蕃使团做出这种事,为了警示其他属国的使臣,我们必须要严惩,散步谣言之吐蕃人,由刑部治其罪,禄东赞,也必须受到处罚!”李世民冷着脸喝道,“传禄东赞上殿!”
一会,禄东赞被宣上殿,李世民用严厉的语言责骂了一番,接着宣布处理决定,被抓获的那些吐蕃人将按大唐律论罪,作为正使的禄东赞也要留在长安,由御史台查探禄东赞的作为,使团其他人员,在半个月后离开长安,所贡之物,必须在年前送达,并再次传诏令弃宗弄赞进京述职。
如此决定没有朝臣再表示反对,满脸灰败的禄东赞也不敢申辩。
“业诩兄,今日我母妃想见你!”朝会散了后,李恪悄悄地把正与侯君集一道走出来的李业诩拦了下来。
“哦,”李业诩一愣,想着也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见着杨妃了,也应该去看望一下,今日还正赶着巧,“那我们一道去吧!”
李恪如今在自己府中居住,也是不常见自己的母亲的。
来到杨妃所住的淑景殿,杨妃正等着他们,还有李业诩久未见着的高阳公主。
高阳已经长成一个颇高的大姑娘了,李业诩依稀还记得,前些年,还拉着自己手撒娇的那副可爱模样。
“李家哥哥,玲儿都好久好久没见你了,你也不来看我们,三哥你也是!”高阳一见李业诩和李恪进来,跑了过来,却是抱住李业诩的手臂,摇晃着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