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诩母亲王氏在两个多月前生了一个女儿,但李业诩和李业嗣都没回去探望,也可以说时间回去。而且府中人也没有使人通知在军营的李业诩和李业嗣,连满月了也没有摆酒席庆祝,这个时候家中生个男孩和女孩差别还是挺大的。
但李世民却知道后,派人以皇后的名义送去了一大堆礼物,这让李府的人包括李靖都很是意外。
“陛下为国事操劳,臣等能为陛下分忧,那是作为臣子的本份,没什么辛苦,”李业诩有些想打自己的嘴巴,又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在李世民面前说这样的话都成习惯了。
“对了,贤侄,依你看,吐蕃使团这次来,除了前些日子所说的,还会有其他目的吗?”李世民举着酒杯问李业诩。
“陛下,吐蕃人随团而来的有他们号称的第一勇士,分明就是有备而来,想折损我大唐的脸面!”
“朕也是如此看法,但吐蕃人为何敢如此?”
“吐蕃人若胜我大唐武士,不担可以折损我天朝上国的脸面,而且还会提高其在周边部落的威望,吐蕃武士的名声更可传天下,如此,一些处于大唐与吐蕃间的部落,原本在两边摇摆不定的,可能就会投入吐蕃怀里…”
“言之有理,这名禄东赞是何人?看他如此样子不会是一般的人物,”李世民想一想,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所派的情报人员,所探知的情报只是初步的,相信下一步送来的情报中,会有这方面的报告!”李业诩也看出来这禄东赞不是个简单人物,也郁闷传回的情报中为何没有关于这个人的消息。
各处的情报人员,已经很久没消息传回来了。可能是因天气寒冷,所处地方都是天降大雪,冰天雪地的场景,即使有情报探听到,也传送不回来,信鸽是肯定不能放的,如此寒冷天气,估计这小鸟儿也要被冻死。
“你一定要使人,详加探查,把这个人的情况弄清楚,再把吐蕃人究竟有何意图也打探清楚,朕觉得他们此行非请婚送贡礼这么简单!”李世民不愧是有谋略的人,也想到更深的。
“是,陛下,臣待年后,一定再多派人到吐蕃境内,打探情况!”
“如此,你所训练的人定是不够用,先前你所提供的情报,说吐蕃大军集结于逻些城附近,不知有何举动,这点必须要探听清楚,”李世民皱着眉头想着,“若是往我大唐边境而来的,那我们可以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陛下,吐蕃使团如此多的人来,想必不是单单送礼请婚如此简单,或许还想侦探我方军队布防等情报,”李业诩想着吐蕃使团的表现,似有所悟,“上一年,征战吐谷浑时还曾有吐蕃人与我大军遭遇过,吐蕃人可能会对我大唐进行侵扰!”
李世民想了一下道:“无论是不是有可能,我们都要做好防备,必须时刻监视吐蕃使团的动向,你让你所能调动的人全部出去,包括特战队员还有情报人员,每个吐蕃使团成员的动向都必须掌握,不能让他们离开我们的视野!还有,特卫营房和军器监处必须要加强防卫,不得让吐蕃人和其他不相干的人探知消息!”
“是,陛下,臣已经将所有能派出的情报人员和特战队员都布置在吐蕃使团居住地周围,若他们有任何异动,定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再让一部分特卫士兵防卫军营和军器监营地…”
“如何安排就由你决定,不必报知于朕,”李世民听了李业诩所说的,还是挺满意的,眯着眼道,“希望你和你的部下能有所收获,到时朕自有重赏!”
“多谢陛下,”李业诩作了一礼,把自己心中另一个想法说了出来,“陛下,臣觉得不若年后,吐蕃使团回其国内时,我们也可以派出一个使团,随他们一道到逻些城去,当作对此次吐蕃使团到长安的回访!将沿途的一些景致,风土人情,还有道路、山川、河流等做详细考察…”
“朕也在考虑此问题,”李世民看着李业诩露出赞赏的神色,“朕应该派一个人数更多的使团,到吐蕃境内去到,逻些城去,看看吐蕃高原的风景究竟是如何的好,吐蕃国内是穷荒,还是富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