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威听完,看着地图,皱着眉头想了会,又吩咐自己的亲卫,“速传诸将议事!”
一会,接到传令的几名部将也一道来了。
“吐蕃人从毛儿盖起营,经过两天的急进,已经离松州很近了…”韩威对诸将道,“据我们的探报,吐蕃人离我们这里有一百五十里的路程,按行程,两到三天后即可抵达!敌军数量众多,我们不能与其硬拼,须得依托地形对其进行伏击,然后不断地派小股人员骚扰他们,延缓吐蕃大军的行程,为我们赶过来的大军争取时间,确保松州的安全。因此,我们不能死守,一定要与敌智斗,如今敌方还未知道我们的行踪,我军必须在敌行进的路线上,给予吐蕃人一定的打击!”
诸将都不言语,只是听着韩威说话。
韩威指着地图上标示的一个,“邛溪离我们所处之地不过六十里,可以比吐蕃人早一步抵达,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也是吐蕃人的必经之地,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韩威把他所想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将军所计不错,末将也觉得可行,”那名唤作苏青的部将道。他也是韩威在商议事情时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员。
如今苏青都认可了,其他诸将也都对这个计划没意见。
“那我们分头去做准备,明日一早即出发,急行到邛溪,找好伏击地,选好撤退的路线,”韩威威严地说道,“若战事不利,我们即马上撤离,回防松州,如果战事顺利,也须得一部留下袭扰吐蕃人,延缓他们行进的速度,谁愿担此任?”
“末将愿担此任,”苏青道,第一个站出来请命。其他诸将也都站出来要求担负这个最艰难的任务。
“好,那就由苏将军领着五百人作断后人员,”韩威对苏青这位手下郎将的能力也是很认可。苏青是本地人,对这一队的地形更是熟悉。
“将军,大事不好了,松州都督韩威领军出城迎战了,”一名特战队员策马疾驰来到正快速行进中的李业诩面前,把一份在松州外围执行任务的陈雷部所探听到再使人传回来的情报交给李业诩。
“什么?”李业诩大惊,那点隐隐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韩威真的不顾朝廷和侯君集的严令,领军出城迎敌了。
怎么办?这么重大的问题必须得与侯君集商量,如今特卫已经加快行军速度,与后面侯君集所率的人马已经有四五十里的路程,停下再回去商议显然不太合适,太耽误行程了。
侯君集虽然给了李业诩许多单独做决定的权利,但韩威没有执行命令,据城守卫,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样的情况必须与侯君集商议,一些先前制定的作战方式也得重新考虑。
“李业嗣,”李业诩快步跑到正率部在最前头行进的李业嗣面前,“出列!”
“是,将军,”李业嗣出列,向李业诩行了礼。
李业诩将情报交给李业嗣,再将情况及自己的安排大概讲了一遍,“你将此情况,往回传告给大帅,并将此意见告知与他,速去!”
“是,将军!”李业嗣再行一礼,即准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