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庞徐二人连忙躬身告退,出门相约找地方唉声叹气,琢磨着怎么帮老板(徒弟)补漏洞了。
送走两人,刘妍长出一口气,她当然知道自己方才的长篇大论漏洞百出,根本上不了台面。
可是,就算她的建议全都是错的,她还是要提,一来是给徐庶这个“安全气囊”漏个气。二来,就是抬举邓艾。
邓艾是刘妍的妹夫,又是从小看着长大,费心栽培的人。为了妹妹着想,她希望邓艾能有出息。
而且,她抬举的可不止有邓艾,还有许多年轻小辈。赵云,文聘等人早已过了四十,都老了。现在蜀中无战事,只是屯兵,让多一些的年轻人过去,就当是锻炼队伍。
自从她在蜀地封侯,兴办郡学之后,蜀地寒门学子们得了大福利,大量年轻人涌入郡学。虽然他们中大多数都资质一般,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出挑的“人物”。
只是“人物”屈指可数,刘妍一直都不太满意。而且,郡学里的这几个孩子,比被刘妍赐婚的那几个还小,不够岁数出仕,她心里别提多心急了。
邓艾固然重要,但那些尚未露头的花骨朵们,才是她心里最牵挂的。
她没有子嗣,蜀国的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是国除,她死后南北一统,蜀国改了曹姓。
到那时,曹操肯定死了,曹仁也肯定死了,曹氏的第二代与她无仇无怨,如果他们有能力保证魏国不被她统一,那么将来蜀国姓曹是情理之中的事。
蜀国的第二条路,就是她在死前打穿了邺城,魏国国除,曹氏子弟在与她对峙的过程中伤亡殆尽。由蜀国统一南北,她就可以迎回献帝或者献帝的孩子,名正言顺地延续大汉的国运。
这两条路她琢磨了很久,越琢磨越觉得它们都是最好的未来。可是,她的属下们一定不会希望天下姓曹。
所以,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让蜀国比以往更强大,能够让她主动地选择第二条路去走。
刘妍本无心天下,但她肩负着蜀国数万万民众的福祉,更肩负着那些跟随她,帮助她,陪伴她的属下们的福祉。她有义务为所有这些人实现一个没有纷争的,统一的是全新的国度。
一路走来,有多少牺牲,无法细数。有多少事与愿违却不得不为,不堪回首。这些付出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复仇吗?呸,一千个刘备和一万个曹仁加起来,都配不上她所付出的代价。